image
换个颜色:                   
诗词欣赏 >> 诗词常识 >> 明朝诗歌
明朝诗歌
明朝诗歌

明代诗歌的成就远不如唐宋时期,也比不上后来的清朝。但这一时期,流派林立,诗坛呈现出十分复杂的情景。
明初文臣宋濂、刘基、高启都是当时重要的诗人。他们才华过人,又都有政治抱负,诗作大多内容充实,具有特色。明成祖时期,文坛占统治地位是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这三人先后担任过大学士(宰相),影响很大,致使这种雍容典雅、思想平乏的诗体风行了一百年左右。台阁之后,有影响的诗人是李东阳,他亦官至大学士,地位显赫,主持诗坛,颇有影响。由于他是湖南茶陵人,以他为首的一派诗人,称作茶陵派。李东阳仍未脱台阁体窠臼,强调宗法杜甫,注重诗歌法度。
明代中叶,一些士大夫对台阁体不满,强烈要求改变当时文风。出现了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他们"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复古来创新,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万历年间,文坛上又活跃着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其复古倾向愈发明显,诗歌缺乏个性。
万历年间,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倾向,主张文学作品应该抒写性灵,所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公安派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创作方面,不过诗歌亦颇有可观着之作。与公安派同时反对拟古倾向的作品尚有钟惺和谭元春为首的"竟陵派"。他们的创作主张与公安派相似,成就逊于三袁。
明末政治斗争尖锐,民族危机加深,这时出现了一些以天下为已任的爱国诗人,以陈子龙和夏完淳是这些人的代表。他们的作品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节,情感诚挚动人,具有较高价值。
王德保

【其它诗词常识】
诗律浅说
第一章 关于诗词格律
第二章 诗律
第三章 词律
第四章 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
诗品
人间词话
沧浪诗话
宋词入门
平水韵部
词韵简编
明朝诗歌
格律术语简释
诗歌概述
诚斋诗话


今日访问TOP10
  • 送僧游温州(夏满随所适) (10)
  • 巫山一段云三一首(暗澹青枫树) (7)
  • 沁园春(堪笑书生) (6)
  • 山驿梅花(生在幽崖独无主) (6)
  • 江馆(水面细风生) (6)
  • 贺新郎(才过黄花雨) (6)
  • 留别马使君(俱来海上叹烟波) (6)
  • 春宴王补阙城东别业(柳陌乍随州势转) (6)
  • 酬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兼呈李明府(村映寒原日已斜) (6)
  • 公斋四咏·小桂(一子落天上) (6)
  • 累计访问TOP10
  •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25115)
  • 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18350)
  •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18027)
  •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17666)
  • 春晓(春眠不觉晓) (17534)
  •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16983)
  • 沁园春(北国风光) (15228)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4567)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12423)
  •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10721)
  • 本周访问TOP10
  • 渔家傲(二月江南山水路) (25)
  • 沁园春(北国风光) (22)
  • 新树兰蕙葩(新树兰蕙葩) (22)
  • 水调歌头(秋色忽如许) (19)
  • 大叔于田(叔于田) (18)
  • 别王山人(旨甘虽自足) (17)
  • 花犯(海棠开) (16)
  • 相和歌辞·陇西行(雪下阳关路) (16)
  • 新嫁娘词三首(邻家人未识) (15)
  • 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 (15)
  • 最新更新 Top 10
  • 昨日歌 (7241)
  • 今日歌 (7584)
  • 钱鹤滩《明日歌》 (5397)
  • 文嘉《明日歌》 (5129)
  • 有志(天下无难事) (5561)
  •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小径深) (7559)
  • 江行望匡庐(咫尺愁风雨) (7662)
  • 狱中赠邹容(邹容吾小弟) (5295)
  • 南游吟草(武夷三十六雄峰) (8285)
  • 杂感(侧身天地苦拘孪) (6909)
  • Copyright © 2009 uzai.ca All Rights Reserved

    A1 | A2 | A3 | A4 | A5 | A6 | B1 | B2 | B3 | B4 | B5 | B6 |
    C1 | C2 | C3 | C4 | C5 | C6 | D1 | D2 | D3 | D4 | D5 | D6 |


    执行时间:  76.925992965698 ms   
    image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