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换个颜色:                   
诗词鉴赏 >> 唐朝 >> 贺知章 >> 回乡偶书二首(少小离乡老大回)
回乡偶书二首(少小离乡老大回)
【添加时间】:2011-02-08 00:00:00  【浏览次数】:528
内容 注释
回乡偶书二首(少小离乡老大回)

【年代】:唐
【作者】:贺知章
【作品】:回乡偶书二首
【内容】: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注释

【注释】:(其一)
1、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韵译】: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评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
??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注释】:(其二)

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这一首可看作是另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近来人事半消磨”一
句,看仅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镜湖,在今浙
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周围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居即在镜湖之旁。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诗人以“不改”反
衬“半消磨”,以“惟有”进一步发挥“半消磨”之意,强调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从直抒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中句,仿佛闲闲道来,不着边际,实则这是妙用反衬,正好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写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
了。还需注意的是诗中的“岁月多”、“近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也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也亲朋介绍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
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感伤了。

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乡偶书》二首之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引入了诗的意境。象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十分难得的。



贺知章 【作者小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

【贺知章】的其它作品
太和(昭昭有唐)[912]
答朝士(鈒镂银盘盛蛤蜊)[894]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867]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荒憬尽怀忠)[778]
断句(落花真好些)[765]
奉和御制春台望(青阳布王道)[738]
采莲曲(稽山云雾郁嵯峨)[704]
顺和(至哉含柔德)[693]
相和歌辞·采莲曲(稽山罢雾郁嵯峨)[684]
雍和(夙夜宥密)[660]
望人家桃李花(山源夜雨度仙家)[645]
太和(肃我成命)[643]
肃和(黄祗是祗)[637]
董孝子黯复仇(十年心事苦)[624]
题袁氏别业(主人不相识)[598]
送人之军(常经绝脉塞)[578]
寿和(惟以明发)[574]
晓发(江皋闻曙钟)[561]
回乡偶书二首(少小离乡老大回)[528]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491]


您看过的诗词
  • 回乡偶书二首(少小离乡老大回) (1)
  • 今日访问TOP10
  • 赠新平少年(韩信在淮阴) (24)
  • 闻蝉(高蝉旦夕唳) (12)
  • 卜算子(黄了旧皮肤) (7)
  • 念奴娇(鲲鹏展翅) (7)
  • 忆秦娥(新春早) (7)
  • 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 (6)
  • 遇仙亭(喜喜蓬头) (6)
  • 上都酬章十八兄(每叹经年别) (6)
  • 咏怀(独坐空堂上) (6)
  • 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襁褓中) (6)
  • 累计访问TOP10
  •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25119)
  • 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18353)
  •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18030)
  •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17670)
  • 春晓(春眠不觉晓) (17538)
  •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16987)
  • 沁园春(北国风光) (15234)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4573)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12427)
  •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10725)
  • 本周访问TOP10
  • 古莫买妾行(千扉不当路) (48)
  • 临刑诗(街鼓侵人急) (48)
  • 其三情(蛱蝶空中飞) (46)
  • 昭君怨(江外谁家双浆) (42)
  • 句(吟登萧寺旃檀阁) (40)
  • 送进士李殷下第游汾河(上国花照地) (35)
  • 四望驿松(当初北涧别) (34)
  • 赠僧崖公(昔在朗陵东) (33)
  • 金陵十二钗正册——巧姐(势败休云贵) (32)
  • 蒹葭(蒹葭苍苍) (29)
  • 最新更新 Top 10
  • 昨日歌 (7244)
  • 今日歌 (7590)
  • 钱鹤滩《明日歌》 (5401)
  • 文嘉《明日歌》 (5135)
  • 有志(天下无难事) (5565)
  •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小径深) (7563)
  • 江行望匡庐(咫尺愁风雨) (7665)
  • 狱中赠邹容(邹容吾小弟) (5300)
  • 南游吟草(武夷三十六雄峰) (8288)
  • 杂感(侧身天地苦拘孪) (6912)
  • Copyright © 2009 uzai.ca All Rights Reserved

    A1 | A2 | A3 | A4 | A5 | A6 | B1 | B2 | B3 | B4 | B5 | B6 |
    C1 | C2 | C3 | C4 | C5 | C6 | D1 | D2 | D3 | D4 | D5 | D6 |


    执行时间:  108.35909843445 ms   
    image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