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换个颜色:                   
诗词鉴赏 >> 汉朝 >> 虞姬 >> 和项王歌(汉兵已略地)
和项王歌(汉兵已略地)
【添加时间】:2011-02-08 00:00:00  【浏览次数】:683
内容 注释
和项王歌(汉兵已略地)

【年代】:汉
【作者】:虞姬
【作品】:和项王歌
【内容】: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注释

【注释】:
此诗《史记》、《汉书》都未见收载。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从《楚汉春秋》中加以引录,始流传至今。《楚汉春秋》为汉初陆贾所撰,至唐犹异。刘知风、司马贞、张守节都曾亲见,篇数与《汉书·艺文志》所载无异。本诗既从此书辑出,从材料来源上说,并无问题。有人认为汉初不可
能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诗,颇疑其伪,但从见载于《汉书·外戚传》的《戚夫人歌》及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的《长城歌》来看,可知秦汉时其的民间歌谣,不乏五言,且已比较成熟。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二《考史》认为此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首五言诗,可见其在中国诗歌史上地位
之重要。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被刘邦、韩信的大军包围在垓下,兵少粮尽,心情极为沉重。一天夜里,他听到四面都是楚歌之声,不觉失声问道:“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披衣而起,独饮帐中,唱出了那首千古传诵的《垓下歌》。在无限悲凉慷慨的气氛中,虞姬自编
自唱了这首和诗。

关于《垓下歌》,时下尽管有着种种不同的分析理解,日人吉川幸次郎甚至认为此诗唱出了“把人类看作是无常的天意支配下的不安定的存在”“这样一种感情,”从而赋予了普遍性的永恒的意义(参看《中国诗史》第40页,章培恒等译,安微文艺出版社),但若与《虞姬歌》对读,便
不难发现,项羽的这首诗原本是唱给虞姬听的爱情诗。“虞兮虞兮奈若何!”不是明明在向虞姬倾诉衷肠吗?项羽十分眷恋虞姬,所以在戎马倥偬之际,让她“常幸从”;虞姬也深深地爱着项羽,因此战事再激烈,她也不肯稍稍离开项羽一步。项羽在历次战役中所向披靡的光荣经历,深深
赢得了虞姬的爱慕,项羽成了她心目中最了不起的理想英雄;而项羽的这些胜利的取得,又焉知没有虞姬的一分爱情力量在鼓舞作用?从爱情心理而言,像项羽这条刚强汉子,是不会在自己心上人面前承认自己有什么弱点的,因此,他即使心里十分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
而在口头上却不能不推向客观,一会儿说是“时不利”,一会儿说是“骓不逝”,而自己呢?依然是“力拔山兮盖世”,一点折扣也没有打。项羽毕竟年轻,那会儿才三十出头,对爱情充满着浪漫的理想。他爱虞姬,就一意想在她的心目中保持一个完美的形象。对于虞姬来说,她也正需要
这样。极度的爱慕和深情的倾倒,使她决不相信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英雄会有什么失误。尽管现实无情,“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步步进逼的汉兵与声声凄凉的楚歌已经使楚军到了瓦解边缘,但她仍对眼下发生的一切变化感到困惑不解。在这种心态下,项羽的这支歌便成了她最好的
安慰,最乐意接受的解释。坚贞的爱情,不仅驱逐了死亡的恐惧,且将人生的千种烦恼,万重愁绪都净化了,从而使她唱出了最为震撼人心的诗句:“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拔山盖世的气概与失败的结局是不和谐的,但英雄美人誓不相负的坚贞爱情是和谐的。在生死存亡的总崩溃的关键时刻,虞姬的这支歌,对项羽来说,不是死的哀鸣,而是生的激励。项羽处此一筹莫展之际,虽然痛感失败已不可避免,一生霸业转瞬将尽,但这犹可置而不论;而祸及自己心
爱之人,则于心何忍!虞姬深悉项羽此种用心,故以誓同生死为言,直以一片晶莹无瑕的情意奉献,其意盖欲激励项崐羽绝弃顾累,专其心志,一奋神威而作求生之最后努力。若此说尚能探得古人心意,则不妨代项羽试为重和虞姬歌,以为此文之结束:

    汉兵何足惧?百战无当前。
    挥戈跃马去,胜败付诸天!
(吴汝煜)
----引自"国学网站"http://www.guoxue.com




【虞姬】的其它作品
和项王歌(汉兵已略地)[683]


您看过的诗词
  • 和项王歌(汉兵已略地) (1)
  • 今日访问TOP10
  • 赠新平少年(韩信在淮阴) (24)
  • 卜算子(黄了旧皮肤) (7)
  • 念奴娇(鲲鹏展翅) (6)
  • 七古(独坐池塘如虎踞) (6)
  • 咏怀(独坐空堂上) (6)
  • 古意(青山无大小) (5)
  • 遇仙亭(喜喜蓬头) (5)
  • 感皇恩(钟吕遣风仙) (5)
  • 凤归云(恋帝里) (5)
  • 木兰花慢(骚人多感慨) (5)
  • 累计访问TOP10
  •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25119)
  • 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18353)
  •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18030)
  •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17670)
  • 春晓(春眠不觉晓) (17538)
  •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16987)
  • 沁园春(北国风光) (15234)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4573)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12427)
  •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10725)
  • 本周访问TOP10
  • 古莫买妾行(千扉不当路) (48)
  • 临刑诗(街鼓侵人急) (48)
  • 其三情(蛱蝶空中飞) (46)
  • 昭君怨(江外谁家双浆) (42)
  • 句(吟登萧寺旃檀阁) (39)
  • 送进士李殷下第游汾河(上国花照地) (35)
  • 四望驿松(当初北涧别) (33)
  • 金陵十二钗正册——巧姐(势败休云贵) (32)
  • 赠僧崖公(昔在朗陵东) (31)
  • 蒹葭(蒹葭苍苍) (29)
  • 最新更新 Top 10
  • 昨日歌 (7244)
  • 今日歌 (7590)
  • 钱鹤滩《明日歌》 (5401)
  • 文嘉《明日歌》 (5135)
  • 有志(天下无难事) (5565)
  •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小径深) (7563)
  • 江行望匡庐(咫尺愁风雨) (7665)
  • 狱中赠邹容(邹容吾小弟) (5300)
  • 南游吟草(武夷三十六雄峰) (8288)
  • 杂感(侧身天地苦拘孪) (6912)
  • Copyright © 2009 uzai.ca All Rights Reserved

    A1 | A2 | A3 | A4 | A5 | A6 | B1 | B2 | B3 | B4 | B5 | B6 |
    C1 | C2 | C3 | C4 | C5 | C6 | D1 | D2 | D3 | D4 | D5 | D6 |


    执行时间:  108.50381851196 ms   
    image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