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换个颜色:                   
诗词鉴赏 >> 汉朝 >> 汉无名氏 >>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添加时间】:2011-02-08 00:00:00  【浏览次数】:2573
内容 注释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年代】:汉
【作者】:汉无名氏
【作品】:古诗十九首
【内容】: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
注释

【注释】: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九。

这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
前四句诗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
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条,折
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季节的转换来发端。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
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
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
闷而缺少变化,使人感到麻木。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是她们最敏感的,
因为这标志着她们宝贵的青春正在不断地逝去,而怀念远方亲人的绵绵思绪,却仍
然没有尽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两句诗
写得很朴素,其中展现的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的一种场面。但是把
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却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意境,引起读者
许多联想:这位妇女在孤独中思念丈夫,已经有了很久的日子吧?也许,在整个寒
冬,她每天都在等待春天的来临,因为那充满生机的春光,总会给人们带来欢乐和
希望。那时候,日夜思念的人儿或许就会回来,春日融融,他们将重新团聚在花树
之下,执手相望,倾诉衷肠。可是,如今眼前已经枝叶扶疏,繁花满树了,而站在
树下的她仍然只是孤零零的一个,怎不教人感到无限惆怅呢?再说,如果她只是偶
尔地见了这棵树,或许会顿然引起一番惊讶和感慨:时光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
了!然而这树就生在她的庭院里,她是眼看着叶儿一片片地长,从鹅黄到翠绿,渐
渐地铺满了树冠;她是眼见着花儿一朵朵地开,星星点点渐渐地就变成了绚烂的一
片。她心里的烦恼也跟着一分一分地堆积起来,这种与日聚增的痛苦,不是更令人
难以忍受吗?此时此刻,她自然会情不自禁地折下一枝花来,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
亲人。因为这花凝聚着她的哀怨和希望,寄托着她深深的爱情。也许,她指待这花
儿能够带走一部分相思的苦楚,使那思潮起伏的心能够得到暂时的平静;也许,她
希望这故园亲人手中的花枝,能够打动远方游子的心,催促他早日归来。总之,我
们在这简短的四句诗中,不是可以体会到许多诗人没有写明的内容吗?
       自第五句发生转折,进入第二个层次。“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
妇人的衣襟和衣袖。这句紧承上面“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两句,同时描绘出
花的珍贵和人物的神情。这花是“奇树”的花,它的香气特别浓郁芬芳,不同于一
般的杂花野卉,可见用它来表达纯洁的爱情,寄托深切的思念,是再合适不过了。
至于人物的神情,诗人虽没有明写,但一个“盈”字,却暗示我们:主人公手执花
枝,站立了很久。本来,她“攀条折其荣”,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可待到
折下花来,才猛然想到:天遥地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古时
交通不便,通信都很困难,何况这是一枝容易凋零的鲜花呢?此时的她,只是痴痴
地手执着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她似乎忘记了时
间,也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对着花深深地沉入冥想之中。“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
之”,这简简单单的十个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清晰生动的画面啊。我们还可
以进一步想象:这位妇女正在想些什么呢?她是否在回忆往日的幸福?因为这奇树
生在他们的庭院之中,往日夫妻双双或许曾在花树下,消磨过许许多多欢乐的时光
。在那叶茂花盛的时候,她所爱的人儿,是不是曾经把那美丽的花朵插在她鬓发之
间呢?而如今,她时时思念的丈夫正在哪儿?可曾遭遇到什么?她自己所感受的痛
苦,远方的人儿也同样感受到了吗?……不管她想到了什么,有一点她总是不能摆
脱的,那就是对青春年华在寂寞孤苦之中流逝的无比惋惜。古代妇女的生活,本来
就那么狭窄单调,唯有真诚的爱情,能够给她们带来一点人生的乐趣。当这点乐趣
也不能保有的时候,生活是多么暗淡无光啊!花开花落,宝贵的青春又能经得住几
番风雨呢?现在,我们再回顾这首诗对于庭中奇树的描写,就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到
,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
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深的一层意思,那就
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败落,那不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吗
?在《古诗十九首》的另一篇《冉冉孤竹生》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伤彼蕙兰花
,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用蕙兰花一到秋天便凋谢了,比喻女
主人公的青春不长,红颜易老。这是我国古诗中常用的一种比喻。但是在《庭中有
奇树》这一篇中,这一层意思却并不明白说出,而留给读者去细细地体会了。
      诗的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大意是说:“这花有什么稀
罕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
、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
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贡”,未免使人有
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
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但这一抑
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诗写到这里,算结束了。然而
题外之意,仍然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
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
法解脱。
(孙明)

----引自"国学网站"http://www.guoxue.com



汉无名氏 【作者小传】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
多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合为一
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
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
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辞海》1989年版)

【汉无名氏】的其它作品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3211]
别诗(良时不再至)[2925]
别诗(有鸟西南飞)[2914]
孤儿行(孤儿生)[2695]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2667]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2573]
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2462]
别诗(骨肉缘枝叶)[2350]
步出城东门(步出城东门)[2341]
兰若生春阳(兰若生春阳)[2291]
古诗十九首(今夜良宴会)[2287]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2265]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2259]
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2222]
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2199]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2185]
十五从军行(十五从军行)[2177]
古越谣歌(君乘车)[2168]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2142]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2129]
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2127]
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2120]
古绝句(日暮秋云阴)[2118]
陇西行(天上何所有)[2102]
四坐且莫喧(四坐且莫喧)[2096]
枯鱼过河泣(枯鱼过河泣)[2090]
燕赵多佳人(燕赵多佳人)[2083]
梁甫吟(步出齐城门)[2065]
京都谣(直如弦)[2061]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2053]
陌上桑(日出东南隅)[2052]
古艳歌(茕茕白兔)[2009]
橘柚垂华实(橘柚垂华实)[2007]
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1998]
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1997]
怨歌行(新裂齐纨素)[1956]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1901]
古绝句(藁砧今何在)[1889]
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1866]
东门行(出东门)[1859]
刺巴郡守诗(狗吠何喧喧)[1838]
艳歌行(翩翩堂前燕)[1822]
江南(江南可采莲)[1804]
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1790]
古歌(高田种小麦)[1788]
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1784]
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1761]
古绝句(南山一桂树)[1708]
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1701]
古乐府(兰草自然香)[1684]
穆穆清风至(穆穆清风至)[1667]
古绝句(菟丝从长风)[1660]
恒灵时童谣(举秀才)[1659]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1623]
猛虎行(饥不从猛虎食)[1579]
新树兰蕙葩(新树兰蕙葩)[1414]


您看过的诗词
  •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11)
  • 今日访问TOP10
  • 赠丘员外二首(高词弃浮靡) (42)
  • 蔷薇花(翠融红绽浑无力) (33)
  • 吊灵均词(昧天道兮有无) (33)
  • 和王仓少尹暇日言怀(清秋多暇日) (32)
  • 早冬(十月江南天气好) (32)
  •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东都放榜未花开) (32)
  • 夏云(势能成岳仞) (32)
  • 句(相逢多是醉醺然) (30)
  • 彭祖井(上公旌节在徐方) (29)
  • 赠无怀禅师(身从劫劫修) (28)
  • 累计访问TOP10
  • 送从弟归河朔(故乡那可到) (146220)
  • 九日言怀(二九即重阳) (54847)
  • 秋月夜(旅雁迎风度) (50870)
  • 云门山投龙诗(晓登云门山) (39667)
  • 长安春望(东风吹雨过青山) (29674)
  •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28480)
  •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秋扇) (26430)
  • 杂曲歌辞·长相思二首(君行登陇上) (20869)
  • 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19051)
  •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18803)
  • 本周访问TOP10
  • 句(何日居三署) (172)
  • 唐乐府十首·吊西人(河湟父老地) (167)
  • 卷阿(有卷者阿) (162)
  • 送从叔阳冰祇召赴都(自小从游惯) (157)
  • 唐乐府十首·乐边人(在乡身亦劳) (148)
  • 献主文(二十年前此夜中) (125)
  • 送杜士瞻楚州觐省(风流与才思) (123)
  • 南浦渡口(寂寞横塘路) (120)
  • 临江仙(自结床头麈尾) (119)
  • 古镜歌(轩辕铸镜谁将去) (111)
  • 最新更新 Top 10
  • 昨日歌 (7885)
  • 今日歌 (8185)
  • 钱鹤滩《明日歌》 (5992)
  • 文嘉《明日歌》 (5998)
  • 有志(天下无难事) (6177)
  •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小径深) (8057)
  • 江行望匡庐(咫尺愁风雨) (8327)
  • 狱中赠邹容(邹容吾小弟) (5911)
  • 南游吟草(武夷三十六雄峰) (8873)
  • 杂感(侧身天地苦拘孪) (7434)
  • Copyright © 2009 uzai.ca All Rights Reserved

    A1 | A2 | A3 | A4 | A5 | A6 | B1 | B2 | B3 | B4 | B5 | B6 |
    C1 | C2 | C3 | C4 | C5 | C6 | D1 | D2 | D3 | D4 | D5 | D6 |


    执行时间:  109.98106002808 ms   
    image
     00